"幸福"因為要求不高
很早以前就聽過人家說:不幸福婚姻有很多種,幸福的婚姻只有一種。哪一種?
是積極的「互敬互愛」或消極的「互相容忍」,這些老生常談嗎?這些形容顯然都不是那麼強而有力,每種形容也不能放諸四海皆準
的來描述那幸福婚姻的理由。
最近,我的朋友提供了一個比較具有說服力的說法。
她是一位未滿三十歲的美麗女子,在事業上相當有成就,已是某家公司的高級主管。最令人驚訝的是,她結婚已近七年,個性仍然像陽光一般,她從不刻意做公關,所以只要有她在,大家都很自在。
一群女人問她,妳認為幸福婚姻的理由何在?她自有見地:「我跟妳們不一樣,我對婚姻要求不高,我找的男人,對我也要求不高,所以到現在,我還能說,結婚真好!」她的一番話,使我恍然大悟:幸福婚姻的理由,難道不是「要求不高」嗎?
從前的夫妻,容易天長地久,其中歡歡喜喜到白頭的當然與社會風氣淳樸有關,但與「要求不高」更有關。女人嫁出去像抽獎,抽中
了一個還實用的便得感激,虔誠做牽手,「遇上了就是了」--我祖母常常這麼這麼形容她的婚姻。她那一代的女人,對男人要求確實不高,不嫖不賭、拿錢養家,就是大好男人;那一代的男人,對牽手的要求,何嘗不也是媒人說品貌端莊就是了,能煮菜養兒育女就好(雖
然,整體說來,過去的男人對女人的要求,還是比女人對男人的要求高)。
現在的女人,知識水準及經濟能力日漸提昇,怎能要求不高?沒有一個女人會再認為,不嫖不賭、拿錢養家就是好丈夫。女人對身高、面貌、職業、品味、個性、藝術素養、家庭狀況、財產、金錢觀,乃至男人所開的車的品牌,以及他會不會洗碗,要求都很高。
雖然幸福是因為「要求不高」,但我們並不能要現代女子開倒車,隨隨便便把自己送出門。女人已與時代一樣進步,即使我們可以開
玩笑說,隨便啦,沒關係,是男的就可以,但事實上,各種條件早已預先輸進自己的腦海裡。一個「值得」愛的人,不可能和我們的要求相距太遠,但愛上他之後,是不是可以不要要求太多,讓愛喘口氣?
從這個觀點來說,「幸福婚姻是因為要求不高」才有意義。而「要求不高」應該是男女雙方相對的。
我的希望我的幸福婚姻~從不要求我做任何家事,不要求我生孩子,除非我願意;但我也從不要求他要變成一個有趣的男人,要有多體貼,他一定要是個老老實實好男人,但這樣的人多半無趣,這是必須忍受的事實。
正如一匹馬兒能跑,但你不能要求牠同時得游泳或飛翔。是的,你也不能要求一隻狗像貓一樣安安靜靜,不能要求一隻貓看門。每種動物各有牠的特性,每個人也是--我們為什麼要對身邊的愛人要求這麼多?
被要求的人,常得削足適履,他痛苦,你也不好受,被要求的人也常會反擊,製造兩人世界的緊張空氣。步入穩定關係前,你大可東挑西挑,找出一個合乎要求的人 (固然有時你得邊照鏡子邊挑剔,因為別人也挑你);既然選定了他,最好還是「要求不高」,大家容易過日子。否則,要求幸福,幸福越是遠走高飛。
幸福的可貴,也因為它不會讓我們呼之即來,揮之即去。套一句禪宗的,它是:不可明白要求,一要求,便錯。想要他變成你要的樣子,
有技巧的讚美比要求與批評有效得多。
上過床而不黏牙的女人
許多男人的幻想就是能跟美女逢場作戲,發生一夜情或數夜情,但女人即使在外面見面,也能裝作完全不認識,平時沒事也不會找你,是完全清爽不黏牙的女人,一天到晚為了女人的事吃盡苦頭的齋藤說:「天下哪有這麼好的事?不黏牙的女人上那裡找?」
「用腦痙攣」較痴纏
春夢了無痕,看來不是遺憾。現在怕負責、怕麻煩的男人都我心嚮往,當然不會沒有,像有的女人如真美原本就不相信男人,每個男人交往期間都不會超過3個月,她反而期待不黏牙的男人,她自己當然也不黏牙的。
或許多男女雙方都有家庭,談起雙不倫戀,在尚未有一方過度火熱、覺得為對方私奔或家庭崩潰也在所不惜之前,雙方也是不黏牙的關係。
曾 當過AV導演的菅原千惠則認為,大部分女人只要跟她跨過一線之後,多少都很難迴避麻煩的,但一般而言,平常喜歡運動、不時在運動的女人比較清爽不黏牙,因 為女人有「用腦痙攣」跟「用肉體痙攣」兩派,腦派女人喜歡少女漫畫,有幻想癖,關於性愛也多追求浪漫,一旦上床便會想深入發展關係,愛過紀念日的可愛女人 大抵屬於此類,總是不了情,黏答得很;但肉體派,則認為做愛舒不舒服比較重要,性愛可以分家,這種女人才有希望當SF(性友)。
愛吃幼齒又怕黏牙
許多男人喜歡找熟女也是熟女比較不黏牙,可以發展美其名為「屬於大人的成熟關係」;日本男人都知道處女或沒什麼男性經驗的女人惹不得,但話雖如此,真的經 驗太豐富的女人,男人自己又先退避三舍,男人因為想吃鮮嫩幼齒,那當然就如齋藤所說的「天下哪有這麼好的事」,要不黏牙很難。
